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动态 > 正文
最美十一院人——陈智:深耕气动热 奋力克难关
时间:2025-09-12
分享:

飞行器以极高速度冲入大气层时,会与稠密的空气产生剧烈摩擦,如同被高温气流形成的“火罩”紧紧包裹并加热灼烧。研究“气动热环境”,就是为了精准地预测这股“热”有多强、会怎么“烤”。陈智作为十一院气动热环境预测领域的中坚力量,始终奋战在一线。他将“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融入日常工作的点滴,转化为一组组精准的数据、一次次透彻的分析、一项项创新的突破,为航天器安全保驾护航。


严慎细实 以质取信


气动热环境预测的精度直接决定了热防护系统设计的成败:预测不足,飞行器可能因过热而解体;预测过于保守,沉重的防热层将成为运载能力难以承受之重。因此,精确的气动热环境分析是实现安全与效率平衡的关键,更是航天器能否可靠返回的“生命线”。

从程序代码的严谨编写,到复杂外形的网格剖分,再到分析报告的精准呈现,陈智始终以“零容忍”的严苛态度,守护着数据的精确性。“数据就是产品!” 绝非一句空谈,而是刻入骨髓的职业信念。即便科研任务繁重如山,但他深知每一份向外提交的数据,都承载着十一院的专业与集体信誉,容不得丝毫懈怠。

在某飞行器项目推进时,总体单位依据我院分析结果开展设计。然而,在型号复核复算阶段,另一单位给出的结果与我院差异较大,项目进度受阻。尽管我院的计算方法已经经过了充分的验证和实践检验,但飞行器安全至上,容不得半点差错。面对压力,陈智与团队没有慌乱,而是如同型号归零一般,对计算流程进行了地毯式复查。经过反复确认、多方法验证后,他坚定地向总体提交了复核报告:计算数据无误。收到缜密周详的复核报告,总体单位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给出的结果我们信得过,敢用!”。这场“数据风波”平息,后续型号也取得了圆满成功。


大力协同 无私奉献


“型号需求就是发令枪。”这是陈智的工作信条,也深深烙印在他每一次面对挑战和任务的行动之中。

某型号首飞时突然发生防热问题。总体单位十分着急,请我院帮助分析原因。当时正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在筹备着团圆过年,而陈智却与同事们毫不犹豫地投身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连续奋战一周,终于在腊月二十九成功完成了关键点的分析,帮助总体单位确定了清晰的分析方向。不仅如此,陈智还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精准地指出了此前设计中未曾考虑到的风险点。他提出的改进建议切实可行,得到了总体单位的高度认可和采纳。

几个月后,喜讯传来,该型号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宛如耀眼的星辰划破长空。型号副总专门向陈智发来消息表示感谢,字里行间满是对他和团队专业能力的赞赏。


科研育人 双担并举


对科研工作者而言,“出成果”是突破难题的勋章,“育新人”是传承事业的责任,陈智始终兼顾二者。

在科研领域,他聚焦飞行器热环境分析,承担了40余型飞行器的技术攻关,积累了宝贵的气动加热“数据库”和对机理的深刻认知。同时,他坚持理论与工程结合,通过大量型号的历练,积极将型号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提炼、延伸,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推动自身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多次保障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凭借这份执着与努力,他在《中国科学》等优秀期刊上累计发表文章28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

在育人领域,他既是悉心指导研究生的“引路人”,手把手带教科研方法,又是深耕校园科普的“传播者”,为中学生打开航空航天世界的大门,用双重努力诠释着科研工作者的担当。陈智凭借满腔热情与丰富经验,激励身边人勇于探索、持续创新、攻克难关,荣获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为众人学习的楷模。

“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就是大事。”正是千千万万像陈智这样一丝不苟、默默奉献的“螺丝钉”,以毫厘之功汇聚成擎天之力,托举起飞行器刺破苍穹,向着浩瀚宇宙奋勇前行。在气动热领域,陈智继续深耕奋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航天人的“最美”,就藏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严慎细实”之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