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力推动航天高端制造能力实现跨越式升级的关键时期,“航天数控加工创新工作室联盟”于8月26日正式宣告成立。该联盟是由十一院工会、航天科工三院工会联合推动,整合十一院气动所邢林贺劳模创新工作室与科工三院31所孙长胜劳模创新工作室优势资源而组建。
北京市工业(国防)工会二级调研员周晓波莅临指导并对联盟成立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联盟的成立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部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实践,希望联盟不仅要共同攻克技术难题,还要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为航天制造注入澎湃创新动能。
聚焦国家战略,锻造制造重器
高端数控加工技术是衡量航天装备制造水平乃至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标尺。面对航天型号任务对零部件性能与制造工艺日趋严苛的要求,突破尖端技术攻关亟需跨学科、跨团队的深度协作。成立联盟,既是整合资源、凝聚攻坚合力,也是对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核心战略的坚定响应与实践落地。
强强联手破壁,聚合创新动能
联盟深度融合了邢林贺团队在精密制造工艺的优势与孙长胜团队在航天动力系统的积淀。双方强强联合,构建“问题共解、技术共研、成果共享”的高效协同创新联合体,全力促成“1+1>2”的聚合倍增效应,为突破技术瓶颈提供强大引擎。
践行工匠精神,厚植人才沃土
联盟致力于为技能人才搭建开拓视野、切磋技艺、展示才华、实现价值的广阔舞台,营造比学赶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成员单位郑重承诺协同推进“资源开放共享、难题协同攻坚、人才梯队共育”三大核心任务,确保联盟成为可落地、可持续、可复制的创新标杆。
工会坚实护航,构建长效保障
作为职工的坚实后盾与联盟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工会将围绕“强化思想引领与组织保障、深化资源支撑体系、优化人才成长生态、营造开放协同环境”四大核心,为联盟行稳致远提供全方位、精准化、长效性的坚实保障。